觸發器的工作原理?
答:觸發器是由各種基礎門電路單元組成,廣泛應用于數字電路和計算機中。它具有兩個穩定狀態的信息存儲器件,是構成多種時序電路的最基本邏輯單元,也是數字邏輯電路中一種重要的單元電路。
觸發器具有兩個穩定狀態,即0和1,在一定的外界信號作用下,可以從一個穩定狀態翻轉到另一個穩定狀態。 觸發器有集成觸發器和門電路組成的觸發器二種。觸發方式有電平觸發和邊沿觸發二種。 觸發器應用很廣,可用做數字信號的寄存,移位寄存,分頻和波形發生器等例如RS觸發器;它是將兩個與非門或者或非門的G1 G2的輸入、輸出端相互交叉連接而成。它用邏輯圖和邏輯符號表示,有效高電平、低電平。
觸發器按邏輯功能分類它主要有以下四種:
①RS觸發器:即在時鐘脈沖作用下,根據輸入信號R,S取值不同,凡具有置0,置1和保持功能的電路,都稱為RS型時鐘觸發器,簡稱為RS觸發器。
②JK觸發器:即在時鐘脈沖作用下,根據輸入信號J,K取值的不同,凡具有保持,置0,置1,翻轉功能的電路,都稱為JK型時鐘觸發器,簡稱為JK觸發器。
③D觸發器:即在時鐘脈沖作用下,凡具有置0,置1功能的電路,都叫做D型時鐘觸發器,簡稱為D觸發器。
④T觸發器:即在時鐘脈沖作用下,根據輸入信號T取值的不同,凡具有保持和翻轉功能的電路,即當T=0時能保持狀態不變,T=1時一定翻轉的電路,都稱為T型時鐘觸發器,簡稱為T觸發器。
下面就時基555集成塊構成的單穩態觸發器來述一下其簡單工作原理。 所謂單穩態觸發器它只有一個穩定狀態,一個暫穩態。它在電路外加脈沖信號的作用下,可以從一個穩態轉換到另一個暫穩態狀態。在電路中由RC延時充放電的作用,該暫穩態保持一段時間后又回到原來的初始狀態,暫穩態維持時間由RC的阻值和電容量來決定。
電路組成如上圖所示,圖中R、C為單穩態觸發器的定時元件,它們的連接點Vc與定時器的閾值輸入端(6腳)及輸出端Vo'(7腳)相連。單穩態觸發器輸出脈沖寬度tpo=1.1RC。 Ri Ci構成輸入回路的微分環節,用以使輸入信號Vi的負脈沖寬度tpi限制在允許的范圍內,一般tpi>5RiCi,通過微分環節,可使Vi'的尖脈沖寬度小于單穩態觸發器的輸出脈沖寬度tpo。若是輸入信號的負脈沖寬度tpi本來就小于tpo,則微分環節可忽略。定時器的復位輸入端(4腳)接高電平,控制輸入端Vm通過0.01uF接地,定時器輸出端Vo(3腳)作為單穩態觸發器的單穩信號輸出端。 工作原理;當輸入Vi為高電平時,Ci相當于斷開。輸入Vi'由于Ri的存在而為高電平Vcc。這時,①若定時器原始狀態為0,則集成塊(7)輸出導通接地,使電容C快速放電、Vc=0,即輸入6腳的信號低于2/3電源電壓Vcc,此時定時器維持0不變。 ②若定時器原始狀態為1,則集成塊(7)輸出對地為斷開狀態,這時Vcc經R向C充電,使Vc電位升高,待Vc值高于2/3電源電壓Vcc時,定時器翻轉到0狀態。 綜合上述可知,單穩態觸發器正常工作時,輸入端未加負脈沖,Ⅴi維持高電平,則輸出的Vo一定為低電平。 單穩態觸發器的工作過程分為下面三個階段來分析,圖為其工作波形圖:
1、觸發翻轉階段: 輸入負脈沖Vi到來時,下降沿經RiCi微分環節在Vi'端產生下跳負向尖脈沖,其值低于負向閥值(1/3Vcc)。由于穩態時Vc低于正向閥值(2/3Vcc),固定時器翻轉為1,輸出Vo為高電平,集電極輸出對地斷開,此時單穩態觸發器進入暫穩狀態。
2、暫態維持階段: 由于集電極開路輸出端(7)對地斷開,Vcc通過R向C充電,Vc按指數規律上升并趨向于Vcc。從暫穩態開始到Vc值到達正向閥值(2/3Vcc)之前的這段時間就是暫態維持時間tpo 。
3、返回恢復階段: 當C充電使Vc值高于正向閥值(2/3Vcc)時,由于Vi'端負向尖脈沖已消失 ,Vi'值高于負向閥值(1/3Vcc),定時器翻轉為0,輸出低電平,集電極輸出端(7腳)對地導通,暫態階段結束。C通過7腳放電,使Vc值低于正向閥值(2/3Vcc),使單穩態觸發器恢復穩態。
說了這么一點,只有想學的才能看懂。累!
要學好觸發器工作原理,在網上購幾本由淺而深的書來學習比電腦上學得扎實,百度上面的精華都需要錢才給你下載的,沒有書籍來的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