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所說,雙絞線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絕對是已經無處不在的了,因為各種設備間的信號傳輸都會用到它,例如:網線、通訊線、編碼器線、電機反饋線...等等。尤其是隨著各種設備的數字化,越來愈多的應用場合會需要用到雙絞線。
雙絞線(twisted pair,TP)
是一種綜合布線中最常用的傳輸介質,是由兩根具有絕緣保護層的銅導線組成的。把兩根絕緣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每一根導線在傳輸中輻射出來的電波會被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波抵消,有效降低信號干擾的程度。
雙絞線一般由兩根22~26號絕緣銅導線相互纏繞而成,“雙絞線”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實際使用時,雙絞線是由多對雙絞線一起包在一個絕緣電纜套管里的。如果把一對或多對雙絞線放在一個絕緣套管中便成了雙絞線電纜 ,但日常生活中一般把“雙絞線電纜”直接稱為“雙絞線”。
與其他傳輸介質相比,雙絞線在傳輸距離,信道寬度和數據傳輸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價格較為低廉。
雙絞線(Twisted Pair),是一對相互絕緣的導線,按照一定的規律(一般順時針方向)互相纏繞絞合在一起的一種布線形式。
這種布線形式的最大特點是有利于消除信號傳輸過程中的外部電磁干擾(EMI),例如:來自其它非屏蔽電纜的干擾,或者來自周圍鄰近導線的串擾。雙絞線既可以用于傳輸模擬量信號,也可以用于傳輸數字信號。
它的發明者是出生于 1847 年的 Alexander Graham Bell。沒錯,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位發明電話的偉大科學家。
雙絞線抗干擾的原理及其應用
干擾的來源
信號(無論是模擬量信號,還是數字信號)和動力傳輸的基本形式是電流。這種電流會在電纜周圍產生一個引起干擾的電磁場,由此對周圍的線路產生噪聲影響。
這種電纜間的串擾會隨著線路長度的增加而遞增。而雙絞線的誕生,正是為了消除這種干擾。
雙絞線分為屏蔽雙絞線與非屏蔽雙絞線。
屏蔽雙絞線在雙絞線與外層絕緣封套之間有一個金屬層蔽層。屏蔽層可減少輻射,防止信息被竊聽,也可阻止外部電磁干擾的進入,使屏蔽雙絞線比同類的非屏蔽雙絞線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
非屏蔽雙絞線是一種數據傳輸線,由四對不同顏色的傳輸線所組成,廣泛用于以太網路和電話線中。雙絞線(TP)是一種常用做電信電纜的銅導線。由于銅是非常好的導體,所以它對電磁信號無任何限制。當兩根非常接近的銅線都在傳導電信號時,就會出現一定的電磁干擾,這種干擾稱作串擾。此外,電磁現象無所不在,這便導致TP傳輸或接收到了一些從其它地方傳來干擾信號。如果把電極相反的一根銅線相互絞在一起,可以減少串擾以及信號放射程度,每一根纏繞著的導線在導電時,發出的電磁幅射被絞合的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磁輻射所抵消,隨著單位長度電纜中所纏繞的線的對數的增加,防止串饒的能力也增加。
雙絞線主要應用于以太網網絡信號的傳輸。
在一對雙絞線中,兩芯導線分別傳輸幅值相等、但相位(極性)相反的信號,并且在接收端通過差分放大器檢測兩者之間的差異,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差分信號傳輸。
噪聲源通過電場或磁場的耦合將噪聲引入到導線中,并傾向于均等地同時耦合到兩條彼此扭曲的導線上。 這樣一來,噪聲就會在雙絞線上產生一組共模的信號。由一條導線產生的干擾/噪聲將會與另一根導線產生的干擾/噪聲相互抵消,因為它們本質上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當差分信號被接收時,在接收器處就會被消除掉,最終得到純凈的沒有干擾的信號。
雙絞線絞合以后,兩條導線距離會很近(認為沒有間隙),這樣一來,兩根導線所產生的磁場便會抵消掉。對于數據順利傳輸有以下兩點積極影響:
1.消除自感
自感:
當導體中的電流發生變化時,它周圍的磁場就隨著變化,并由此產生磁通量的變化,因而在導體中就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個電動勢總是阻礙導體中原來電流的變化,此電動勢即自感電動勢。這種現象就叫做自感現象。
因為雙絞線中是脈沖電流(和交流電造成的影響差不多),所以導線的自感現象會阻礙導線內部電流變化,削弱磁場后,也就削弱了自感現象。
2.削弱對其他線對的干擾
一根雙絞線中有八股細銅線,如果導線不進行電磁抵消,勢必會影響其他銅線,造成其他銅線的數據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