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們將從“數字意味著什么?”開始,講解數字電路的基本設計方法。什么是“模擬”和“數字”。在自然界中,象聲音、溫度、光等信息是以連續的值進行變化的。這種連續值就稱作“模擬”。
而在計算機的世界里,信息是以一段一段的離散值表示的。這種離散值就稱作“數字”。
比方說模擬和數字就相當于實數與整數的關系。實數可以表示直線上的每一個點,就象是模擬,而整數只能表示直線上的特定點,就象是數字。
于是,我們把處理連續信息的——模擬信號的電路稱作“模擬電路”,把處理離散信息——數字信號的電路稱作“數字電路”。
圖1:模擬與數字的不同
為了將自然界的模擬信息輸入到象計算機那樣的數字電路,需要將信息數字化(模擬信號→數字信號)。
進行“模擬信號→數字信號”轉換的是A/D轉換器。A/D轉換器按時間有規律地讀取(采樣)輸入信號,并將其轉換成用“0”和“1”表現的數值(2進制)。
為了將連續值(模擬信號)轉換為離散值(數字信號),要對模擬信號進行“舍去”和“進位”處理。這種處理造成信息缺失,而產生了誤差。而為了減少誤差,就需要縮短轉換間隔和增加轉換時的位數。
那么,“把模擬信號數字化”的好處在哪里呢?它的好處就在于,數字信號有較強的抗噪音能力,不容易被破壞,計算機處理起來比較容易。
現在,隨著微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高,已經可以高速、大量地處理數字信息。由于在信號傳輸和再現的過程中都不會造成信號質量下降,從而使數字電路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強大的“2進制”
數字信號表現數值的方法之一是“2進制”。2進制是以“0”和“1”表現數值的,各位數都是2的階乘。比如,4位2進制可以表現的整數是從0到15的值(表1)。更大的數值就要通過增加位數來表現了。
表1:10進制的2進制換算
最初在數字信號中使用2進制的原因是因為電路的“開”和“關”可以很方便地用“1”和“0”來表示。并且,開(“1”)和關(“0”)在實際的IC中分別用“H”和“L” 表現高電壓狀態和低電壓狀態。
在一般的CMOS IC中,當電源電壓為5V時,L表現為1.35V以下,H表現為3.15以上。像這樣用“0”和“1”表示一定的電壓范圍,就可以形成在一定范圍噪音下,不會發生誤操作的牢固電路結構。
數字電路抗噪音強的理由,大家明白了嗎?沒錯,是因為用了2進制來表現數值。
什么是數字電路
數字電路進行邏輯運算,也被稱為邏輯電路。
邏輯電路的基本要素只有AND電路、OR電路和NOT電路這3種,通過這`3種電路的不同組合可以做出具有各種功能的電路。
邏輯電路使用邏輯表達式和電路符號(這里使用MIL符號。其他還有JIS符號。)進行表示。另外,我們把邏輯電路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的一覽表稱為真值表。
下面我們對3種基本邏輯電路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