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汽車起步困難,行駛無力;
②汽車行駛一定里程后,制動鼓發熱,滑行距離縮短。
①制動踏板無自由行程;
②制動拉桿發卡或回位彈簧過軟使制動踏板不能回位;
③制動調節閥中的排氣閥開度過小,或其回位彈簧過軟、拆斷或橡膠閥座老化發脹;
④制動氣室膜片(活塞)回位彈簧疲勞、折斷或彈力過小;
⑤制動凸輪軸在其承孔內缺油、銹蝕或卡滯;
⑥制動蹄與支承銷銹蝕或回位彈簧過軟、折斷;
⑦制動間隙調整不當,放松制動后,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仍局部摩擦;
③其他方面原因,如輪轂軸承松動、半軸套管松動等。
(3)氣壓制動系統制動拖滯診斷與排除
首先對車輛進行路試,路試中要有意使用制動器。當行駛一定路程后,停車檢查各車輪制動鼓的溫度。
①若發現制動鼓均發熱,且抬起制動踏板時制動調節閥排氣緩慢或不排氣,多屬制動調節閥和制動操縱機構故障。a.踩下、抬起制動踏板,觀察制動踏板的回位情況,若制動踏板不能完全回位,說明制動拉桿發卡或踏板軸潤滑不良,應修復或潤滑;b.檢查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若自由行程過小,說明制動調節閥的排氣閥開度過小,應調整;
b.檢查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若自由行程過小,說明制動調節閥的排氣閥開度過小,應調整;c.踩下制動踏板并迅速抬起,查聽制動調節閥的排氣聲音。若制動調節閥排氣緩慢,且拖延時間太長,說明排氣閥排氣不暢,應拆檢制動調節閥。檢查排氣閥排氣間隙是否過小、回位彈簧是否折斷、彈力是否過小或閥座表面是否有膠質、油污等。若制動調節閥排氣迅速,說明故障在車輪制動器,應全面檢查。
②若發現個別制動鼓發熱,說明該車輪制動拖滯。可由一人在駕駛室內連續踏下、抬起制動踏板,另一人在該車輪處觀察制動氣室推桿的動作情況:
a.若制動氣室的推桿回位緩慢或不回位,則拆下該車輪制動器的調整臂再檢查。若此時推桿回位仍慢,說明推桿彎曲、發卡或制動氣室彈簧折斷、制動氣室內油污嚴重,應修理或清洗;若此時推桿回位正常,說明制動凸輪軸潤滑不良,應加注潤滑脂。
b.若制動氣室的推桿回位正常,則應支起車輪做進一步的檢查。
軸向推拉車輪檢查輪轂軸承的軸向間隙。若感覺松曠,說明該車輪輪轂軸承松曠,應予以調整。
沿圓周方向轉動車輪,檢查車輪轉動是否靈活。若轉動阻力較大,則應檢查輪轂軸承間隙或制動器的間隙是否過小。若轉動阻力時大時小,則應檢查制動鼓是否變形。
③經上述檢查均屬正常,則應拆卸車輪制動器做進一步的檢查。
拆下車輪制動器的制動鼓,檢查制動蹄的回位情況。若制動蹄回位慢或不回位,則應檢查制動蹄回位彈簧彈力是否減弱、制動蹄與支承銷之間是否潤滑不良、制動凸輪軸是否潤滑不良。若是,應更換或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