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型流程
什么是直動式與先導式?
直動式與先導式的對比:
1.直動式電磁閥結構簡單,電磁力拉動閥芯直接動作,優點是結構簡單,價格低不容易故障。缺點是電磁力較大,線圈體積大,耗能高。大部分超過0.7Mpa動不了。
2.先導式:分外部先導和內部先導,可以理解為直動式的優化改進版,借助氣壓完成閥芯動作。大多數場合使用內部先導就可以解決問題。
如下情況使用外部先導式:
1.進氣口與出氣口壓力差大
2.主氣路壓力超過1MPA,閥芯上承受的力不能太大,內先導會把氣路壓力直接加載到推動閥芯的力上,導致結構必須增加體積。
3.主氣路氣壓很低,壓力不足以推動閥芯動作(小于0.2MPA或者真空環境),這種情況下必須使用高壓(超過0.2mpa)的氣路來推動閥芯。
4.進氣口供氣不足(使用了節流閥,比較極端的情況,很少流量的氣流過)的情況下內部先導會出現動作不良,不穩定。
外部先導和內部先導其他部分大都是一樣的,外部先導也只是把一路氣直接接到先導口,并不用增加電磁閥,這個先導口是一直通著氣的。只要增加氣管即可。
怎樣確定電磁閥Cv值?
1.計算氣缸的耗氣量:
氣缸的最大耗氣量計算方式:
Q=活塞面積 x 活塞的速度 x 絕對壓力
通常用的公式是:
Q=0.046D²v(p+0.1)
Q------標準狀態下的氣缸最大耗氣量(L/min)
D------氣缸的缸徑(cm)
v------氣缸的最大速度(mm/s)
p------使用壓力(MPa)
氣缸的最大速度取300mm/s,使用壓力取0.6Mpa
通過公式計算得出:Q=0.046*300*(0.6+0.1)*D²
Q=9.66*D²
氣缸最大耗氣量的經驗公式為:Q=D²*10 注意D的單位是cm
例如:缸徑為20mm的氣缸,最大耗氣量計算?
Q=2*2*10=40L/min
Cv是流量系數,表示流量隨壓力大小變化,
下圖是亞德客3V100的流量特性
換算關系:
S=16.98Cv
Cv=1.167C≈1.167Kv
Q=1100C≈1100Kv
Q=984Cv
通過換算關系得出: Cv=Q/984=40/984=0.04 這樣就可以確定電磁閥參數中的Cv值了
電磁閥的原理動圖
機能選擇的應用場合
常見的型號有:2位2通,2位3通,2位4通,2位5通,3位5通中壓式,3位5通中閉式,3位5通中泄式
電磁閥圖形符號含義一般如下:
- 方框表示閥的工作位置,有幾個方框表示有幾'位';
- 方框內的箭頭表示接通狀態,但箭頭方向不一定表示實際流向;
- 方框內“T”符號表示該路不同;
- 方框外部連接的接口數有幾個,就表示有幾“通”;
2位4通和2位5通在實現功能上是一致的,在應用上有一些區別:
1.2位4通換向閥通常用在液壓控制上面,以便于收集油;而2位5通換向閥通常用于在氣動控制上面,壓縮空氣不用回收。
2.2位4通換向閥通常使用與機械閥和手動閥;當采用電磁閥控制時,一般是采用5通閥結構,這是因為電磁力有限,所以需要在最小閥芯動作的情況下達成換向要求,設計成五通閥結構比較容易實現閥芯小動作范圍的換向。
3.2位5通電磁閥的兩個排氣孔意味著可以加裝流量調節閥,控制氣缸雙向移動速度(可分別控制)或降低排氣噪聲、減少氣缸沖擊振動。
總結:
- 計算流量要求
- 大多數場合使用內部先導就可以解決問題。
- 2位3通,2位5通,3位5通這3種型號就能滿足大部分的需求。
2位3通常用于單作用缸
2位5通,就是閥芯可以穩定的存在于2個位置上。一般都是單控電磁閥,當線圈側通電時,閥芯向線圈側移動。當線圈斷電時,閥芯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復位。
3位5通,就是閥芯可以穩定的存在于三個位置上。一般三位5通閥,都是雙控電磁閥,兩頭都不通電時,閥芯處于中間位置。一邊的線圈通電時向通電側移動。
所以,2位5通斷電后氣缸會縮回原位置,3位5通斷電后具有“記憶功能”。具體要選用2位5通,還是3位5通,就看你想執行什么動作了。
資料歸納總結了常規電磁閥選型的基本步驟與方法,在特殊的應用場合下,仍然需要加深理解方可應用,感謝各位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