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充入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別?是不是充入交流電后容易放電而充入直流電就不容易放電。
答:關于“電容充入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別”我用日常水的流動現象來講解,你會很容易理解的:
盛有水的容器可以看作水源,它類同電源,能盛水的容器叫做水容器,它類同電容器,一根管子可以使水從中流動,管子的粗細可以改變水流的大小,故可以叫用作流水的管子為水阻器。我們可以組成這樣一個水路裝置:一個成有水的大容器(水源)由一個帶開關的水管(水阻)與一個空瓶子(即水容器)相連,水源的水面高于水容器的底面,當開關斷開時,水管是不會有水流動的,這相當于一個電源接一個開關,再串接一個電阻,再接一個電容器的電路。
1、如水源的位置不動,且其水面高于水容器的底面時,如打開水管開關,就會發現水源的水通過水管向空瓶流動,即形成水流,此時水容器(空瓶子)的水面將隨著注入水的增多逐漸增高,而水管中的水流逐漸變小,直到當空瓶的水面與水源的水面相同高度時,水管將沒有水的流動。這個過程就是水源向水容器沖水的過程,它與電源向電容器充電的過程完全一樣:打開電路開關。如電源電壓高于電容的電壓,則產生電流,向電容充電。隨著充電電壓增高,回路電流逐漸變小,當電容器的充電電壓=電源的電壓時,電路的電流=0,即達到電路新的穩定狀態。這就是“電容充入直流電”的現象。即:當電容器的電壓低于或高于電源電壓時,電路就會產生電流,對電容進行充電或放電,當電容電壓=電源電壓時,電路的電流=0。
2、如水源的位置作周期性高下移動時,如打開水管開關,就會發現當水源的水面高于空瓶時,水流就會由水源流向空瓶,當水源的水面低于空瓶水面時,水流就會由空瓶流向水源,即產生交變的水流(即交流水流),這個過程與電容器在交流電源下產生交流電流一樣,即“電容充入交流電”的現象。
3、“是不是充入交流電后容易放電而充入直流電就不容易放電”的解說:電容器在交流電下隨著交流電的正負、大小變化,時時進行充電與放電過程才使交流電路形成交流電流的。而直流電下,只有電容電壓與電源電壓相等時,回路電流才=0,如電源電壓高于電容電壓,則向電容充電,如電源電壓低于電容電壓,則電容向外放電,充放電的快慢取決于電容容量與充放電電阻的阻值乘積,即RC時間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