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電池均有內阻,只是內阻大小有所不同,有時候鋰電池的內阻變大是什么原因,在鋰電池的內阻增大后對電池的使用有什么影響,與小編一起來看下。
鋰電池內阻大的原因
電池都有內阻,可以對內阻進行檢測,以保證鋰電池的安全與合理使用。
學習過“ 全電路歐姆定律”,可以知道電池在向外輸出電流時,電源內阻相當于多串了一個負載:
電流越大內阻上分掉的電壓越多,就會導致電池的輸出電壓驟然下降,則內阻高的電池帶載能力會很差。
在平時很少有人會關心鉛酸蓄電池的內阻參數,一旦發生帶不動負載,就會想到電池虧電或容量太小,只要充電或換大電池即可。
但鋰電池與鉛酸蓄電池不同,常用的18650電池標稱電壓只有3.7Ⅴ,容量一般在2AH左右。
在多數情況下,需要很多節18650通過串、并聯來構成電池組。當對電池進行串并聯時,內阻和容量是兩個重要的指標。
當把不同容量和內阻的電池組合在一起,就會存在互相阻礙和互相消耗的情況,就會大大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在同一系列電池中,容量大的電池,一般內阻要低一些。
鋰電池的內阻過大的常見原因
一、工藝設計的原因
(1)正極配料導電劑過少(材料與材料之間導電性不好,因為鋰鈷本身的導電性非常差)。
(2)正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3)負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4)配料分散不均勻。
(5)配料時粘結劑溶劑不完全(不能完全溶于NMP、水)。
(6)涂布拉漿面密度設計過大(離子遷移距離大)。
(7)鋰電池壓實密度太大,輥壓過實。(輥壓過死,活性物質結構有的遭到破壞)。
(8)正極耳焊接不牢,出現虛焊接。
(9)負極耳焊接或鉚接不牢,出現虛焊,脫焊。
(10)卷繞不緊,卷芯松弛(使正負極片間的距離增大)。
(11)正極耳與殼體焊接不牢固。
(12)負極極耳與極柱焊接不牢。
二、鋰電池材料的原因
(1)正極材料電阻大(導電性差,如如磷酸鐵鋰)。
(2)隔膜材料影響(隔膜厚度、孔隙率小、孔徑小)。
(3)鋰電池電解液材料影響(電導率小、粘度大)。
(4)正極PVDF材料影響。(量多或者分子量大)。
(5)正極導電劑材料影響。(導電性差,電阻高)。
(6)正負極極耳材料影響(厚度薄導電性差,厚度不均,材料純度差)。
(7)銅箔,鋁箔材料導電性差或表面有氧化物。
三、其他原因
(1)鋰電池內阻測試儀器偏差。
(2)人為操作。
(3)鋰電池使用環境。
總結:
鋰電池的內阻是挑選配套的最主要依據,而鉛酸電池很少有并聯使用的情況,所以對鋰電池內阻的關注較多一些。
但小型電器供電的單節鋰電池,一般只關心容量,很少會關心內阻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