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圖概述_plc梯形圖的編程規則
三菱plc導讀:
plc梯形圖的基本概念,包括軟繼電器、能流、母線與梯形圖的邏輯解算,plc梯形圖的編程規則,每一邏輯行總是起于左母線,然后是觸點的連接,最后終止于線圈或右母線,觸點的使用次數不受限制。
plc梯形圖的編程規則
一、梯形圖概述
梯形圖是使用得最多的圖形編程語言,被稱為PLC的第一編程語言。梯形圖與電器控制系統的電路圖很相似,特別適用于開關量邏輯控制。梯形圖常被稱為電路或程序,梯形圖的設計稱為編程。
梯形圖編程的四個基本概念:
1、軟繼電器
plc梯形圖中的某些編程元件沿用了繼電器這一名稱,如輸入繼電器、輸出繼電器、內部輔助繼電器等,但是它們不是真實的物理繼電器,而是一些存儲單元(軟繼電器),每一軟繼電器與plc存儲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個存儲單元相對應。
該存儲單元如果為“1”狀態,則表示梯形圖中對應軟繼電器的線圈“通電”,其常開觸點接通,常閉觸點斷開,稱這種狀態是該軟繼電器的“1”或“on”狀態。如果該存儲單元為“0”狀態,對應軟繼電器的線圈和觸點的狀態與上述的相反,稱該軟繼電器為“0”或“off”狀態。使用中也常將這些“軟繼電器”稱為編程元件。
2、能流
如圖1所示觸點1、2接通時,有一個假想的“概念電流”或“能流”(Power Flow)從左向右流動,這一方向與執行用戶程序時的邏輯運算的順序是一致的。
能流只能從左向右流動。利用能流這一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與分析梯形圖。
圖1a中可能有兩個方向的能流流過觸點5(經過觸點1、5、4或經過觸點3、5、2),這不符合能流只能從左向右流動的原則,因此應改為如圖1b所示的梯形圖。
圖1 梯形圖
a)錯誤的梯形圖 b)正確的梯形圖
3、母線
梯形圖兩側的垂直公共線稱為母線(Bus bar),。在分析梯形圖的邏輯關系時,為了借用繼電器電路圖的分析方法,可以想象左右兩側母線(左母線和右母線)之間有一個左正右負的直流電源電壓,母線之間有“能流”從左向右流動。右母線可以不畫出。
4、梯形圖的邏輯解算
根據梯形圖中各觸點的狀態和邏輯關系,求出與圖中各線圈對應的編程元件的狀態,稱為梯形圖的邏輯解算。
梯形圖中邏輯解算是按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
解算的結果,馬上可以被后面的邏輯解算所利用。邏輯解算是根據輸入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根據解算瞬時外部輸入觸點的狀態來進行的。
二、梯形圖的編程規則
盡管梯形圖與繼電器電路圖在結構形式、元件符號及邏輯控制功能等方面相類似,但它們又有許多不同之處,梯形圖具有自己的編程規則。
1)每一邏輯行總是起于左母線,然后是觸點的連接,最后終止于線圈或右母線(右母線可以不畫出)。注意:左母線與線圈之間一定要有觸點,而線圈與右母線之間則不能有任何觸點。
2)梯形圖中的觸點可以任意串聯或并聯,但繼電器線圈只能并聯而不能串聯。
3)觸點的使用次數不受限制。
4)一般情況下,在梯形圖中同一線圈只能出現一次。如果在程序中,同一線圈使用了兩次或多次,稱為“雙線圈輸出”。對于“雙線圈輸出”,有些plc將其視為語法錯誤,絕對不允許;有些plc則將前面的輸出視為無效,只有最后一次輸出有效;而有些plc,在含有跳轉指令或步進指令的梯形圖中允許雙線圈輸出。
5)對于不可編程梯形圖必須難過等效變換,變成可編程梯形圖,例如圖1所示。
6)有幾個串聯電路相并聯時,應將串聯觸點多的回路放在上方,如圖2a所示。在有幾個并聯電路相串聯時,應將并聯觸點多的回路放在左方,如圖2b所示。這樣所編制的程序簡潔明了,語句較少。
圖2 梯形圖之二
另外,在設計梯形圖時輸入繼電器的觸點狀態最好按輸入設備全部為常開進行設計更為合適,不易出錯。建議用戶盡可能用輸入設備的常開觸點與PLC輸入端連接,如果某些信號只能用常閉輸入,可先按輸入設備為常開來設計,然后將梯形圖中對應的輸入繼電器觸點取反(常開改成常閉、常閉改成常開)。
梯形圖編程規則:
三菱plc梯形圖的四條編程規則plc梯形圖設計與編程規則plc梯形圖編程四點要求_plc梯形圖編程規則【多圖】plc梯形圖編程規則的實例教程【多圖】plc梯形圖編程規則與編程方法圖解【多圖】三菱plc梯形圖格式與編程規則plc梯形圖程序編程規則10條plc梯形圖編程規則_plc梯形圖編程步驟【圖文】三菱plc梯形圖編程規則原文地址:www.tuo13886.net.cn 相關文章三菱plc梯形圖的基本特點與要求三菱plc編程注意事項_梯形圖與語句表的編程規則【圖】plc梯形圖自鎖與互鎖編程實例圖解三菱plc梯形圖的格式要求有哪些?【圖】三菱plc梯形圖編程常見問題【圖】三菱plc梯形圖格式與編程規則說明【圖】三菱plc交通燈控制的plc梯形圖設計實例三菱plc梯形圖的格式要求與基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