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就跳閘,很可能是用電設備有短路或嚴重漏電故障。通常漏電保護開關有過載、短路和漏電保護作用,排除接觸不良外,對應的是負荷超載,這不容易發生。短路概率較大,如線路中插座質量問題,最容易極片短路,以及用電設備本身有短路故障,引起跳閘,這種情況一合閘馬上就跳閘。漏電跳閘一般在潮濕場合,用電設備、線路受潮,這現象較明顯,經常是延遲跳閘,容易判別。用排除法,如先把用電設備脫離,再一件一件接通。還有就是漏電保護開關本身故障,先把下端電源斷開,試驗、測試漏電保護開關本體,排除本身故障后再檢查其它。
這個不一定是線路的毛病還是設備的毛病,這你得去判斷,1你把所有的用電設備都拔掉,合上閘,再逐一的插上,看看插那一個設備時跳的閘,這樣就可以斷定那個出的事了。2如果都拔掉了還是合不上閘可以斷定是線路或閘的毛病,這樣的話,你就把線路從閘的下口拆掉,再次合閘,檢查開關是不是好的,如果還是跳閘,可以確定是開關壞了,如果不跳,那樣,你的麻煩大了,只能找裝修隊換線路了
跳閘位置初步確定
一用電就跳閘(插上插頭或打開電器),證明故障出現在用電設備上。如果是一合閘就跳閘(未插插頭時合閘),證明故障出現在線路上。
跳閘原因確定
凡是這一類“一……就跳閘”的句式,都不外乎兩種原因——短路或漏電。
解釋一下原因:漏電開關跳閘,原有有三種可能性——過載、短路或漏電。如果是過載跳閘的話,必然需要持續運行一段時間(長則幾個小時,短則幾秒)后才能出發開關的過載保護功能。這是因為,過載保護功能是通過檢測線路中的溫度來實現跳閘的,所以這期間必須要有一個熱量的積累。
但短路或漏電則不同——短路保護的原理是監測線路中的磁場,短路時會產生較大磁場,可以瞬間拉下開關,使開關跳閘。而漏電則是通過電子檢測零火線電流,當二者電流不相等時迅速發出信號跳閘。
這兩種保護功能都不需要時間,可以迅速動作——當然,有的時候短路虛接或漏電虛接,會導致不定期、無規律跳閘。
那么,此時究竟是因為短路跳閘還是因為漏電跳閘了呢?也很簡單,通過觀察開關跳閘后的狀態即可知曉。
所有的漏電開關上,都有一個顯示漏電的裝置——顯示屏或復位按鈕
如果跳閘后顯示屏變色,或是復位按鈕突出(正常情況下,復位按鈕應該是和周圍平齊的),則證明是因為漏電跳閘。反之顯示屏沒有變色,或復位按鈕沒有突出,則證明是因為短路跳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