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地(SG)是各種物理量的傳感器、信號源零電位以及電路中信號的公共基準地線(相對零電位)。
此處信號一般指模擬信號或者能量較弱的數字信號,易受電源波動或者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信號的信噪比(SNR)下降。特別是模擬信號,信號地的漂移,會導致信噪比下降;信號的測量值產生誤差或者錯誤,可能導致系統設計的失敗。
因此對信號地的要求較高,也需要在系統中特殊處理,避免和大功率的電源地、數字地以及易產生干擾地線直接連接。尤其是微小信號的測量,信號地通常需要采取隔離技術。
屏蔽電纜的屏蔽層主要由銅、鋁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厚度很薄,遠小于使用頻率上金屬材料的集膚深度,屏蔽層的效果主要不是由于金屬體本身對電場、磁場的反射、吸收而產生的,而是由于屏蔽層的接地產生的,接地的形式不同將直接影響屏蔽效果。對于電場、磁場屏蔽層的接地方式不同。可采用不接地、單端接地或雙端接地總結:
單端接地:
1) 屏蔽電纜的單端接地對于避免低頻電場的干擾是有幫助的。或者說它能夠避免波長 λ 遠遠大于電纜長度 L 的頻率干擾。L<λ /20
2) 電纜屏蔽層單端接地能夠避免屏蔽層上的低頻電流噪聲。 這種電流在內部導致共模干擾電壓并且有可能干擾模擬量設備。
3) 屏蔽層的單端接地對于那些對低頻干擾敏感的電路(模擬量電路)來說是可取的。
4) 連續測量值的上下波動和永久偏差表示有低頻干擾。
雙端接地:
1) 確保到電控柜或者插頭(圓形接觸)的連接經過一個大的導電區域 (低感應系數)。選擇金屬在金屬上比非金屬在非金屬上要好。
2) 由于有些模擬量模塊使用了脈沖技術(例如:處理器和 A/D 轉換器集成在同一模塊中),建議將模擬量信號彼此間屏蔽,確保正確的等電位連接,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雙端接地。
3) 通常金屬箔屏蔽層的傳輸阻抗遠遠大于銅編織線的屏蔽層,其效果相差 5-10 倍,不能用作數字信號電纜。
4) 偶爾的功能失靈表明有高頻干擾。 這是導線等電位連接無法消除的。
5) 除去電纜的端點以外,屏蔽層多點接地是有利的。
6) 不要將屏蔽層接在插針上,避免“豬尾巴”現象。
7) 要時刻注意屏蔽層的并聯阻抗應該小于自身阻抗的 1/10。電纜橋架、機械框架、其它屏蔽層或者其它并行電纜都能夠使系統作到等電位。
8) 如果當屏蔽層雙端接地時電纜屏蔽層發熱,或者屏蔽層碰到電控柜外殼或者屏蔽總線時打火,說明等電位連接不可靠。
信號電路接地和電源接地的主要目的
1、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防止電氣裝置絕緣損壞時外殼可能帶電,人觸及會有電擊危險;
2、系統運行需要,如交流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接地、直流系統中的電源正極或中點接地。信號電路接地的目的:保證信號具有穩定的基準電位。
為使電子設備工作時有一個統一的參考電位,避免有害電磁場的干擾,使電子設備穩定可靠的工作,電子設備中的信號電路應接地,簡稱為信號地。
信號接地與電源接地有什么區別?
電源地主要是針對電源回路電流所走的路徑而言的,一般來說電源地流過的電流較大,而信號地主要是針對兩塊芯片或者模塊之間的通信信號的回流所流過的路徑,一般來說信號地流過的電流很小,其實兩者都是GND,之所以分開來說,是想讓大家明白在布PCB板時要清楚地了解電源及信號回流各自所流過的路徑,然后在布板時考慮如何避免電源及信號共用回流路徑,如果共用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電源地上大的電流會在信號地上產生一個電壓差(可以解釋為:導線是有阻抗的,只是很小的阻值,但如果所流過的電流較大時,也會在此導線上產生電位差,這也叫共阻抗干擾),使信號地的真實電位高于0V,如果信號地的電位較大時,有可能會使信號本來是高電平的,但卻誤判為低電平。
當然電源地本來就很不干凈,這樣做也避免由于干擾使信號誤判。所以將兩者地在布線時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一般來說即使在一起也不會產生大的問題,因為數字電路的門限較高。
信號線屏蔽層接地方法及原理
屏蔽線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懸空。當信號線傳輸距離比較遠的時候,由于兩端的接地電阻不同或PEN線有電流,可能會導致兩個接地點電位不同,此時如果兩端接地,屏蔽層就有電流行成,反而對信號形成干擾,因此這種情況下一般采取一點接地,另一端懸空的辦法,能避免此種干擾形成。兩端接地屏蔽效果更好,但信號失真會增大。
請注意:兩層屏蔽應是相互絕緣隔離型屏蔽!如沒有彼此絕緣仍應視為單層屏蔽!
最外層屏蔽兩端接地是由于引入的電位差而感應出電流,因此產生降低源磁場強度的磁通,從而基本上抵消掉沒有外屏蔽層時所感應的電壓;而最內層屏蔽一端接地,由于沒有電位差,僅用于一般防靜電感應。下面的規范就是佐證:
《GB 50217-1994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3.6.8 控制電纜金屬屏蔽的接地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模擬信號回路控制電纜屏蔽層,不得構成兩點或多點接地,宜用集中式一點接地。
(2)除(1)項等需要一點接地情況外的控制電纜屏蔽層,當電磁感應的干擾較大,宜采用兩點接地;靜電感應的干擾較大,可用一點接地。雙重屏蔽或復合式總屏蔽,宜對內、外屏蔽分用一點,兩點接地。
(3)兩點接地的選擇,還宜考慮在暫態電流作用下屏蔽層不致被燒熔。
《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第6.3.1條規定:……當采用屏蔽電纜時其屏蔽層應至少在兩端等電位連接,當系統要求只在一端做等電位連接時,應采用兩層屏蔽,外層屏蔽按前述要求處理。
其原理是:1.單層屏蔽一端接地,不形成電位差,一般用于防靜電感應。2.雙層屏蔽,最外層屏蔽兩端接地,內層屏蔽一端等電位接地。此時,外層屏蔽由于電位差而感應出電流,因此產生降低源磁場強度的磁通,從而基本上抵消掉沒有外屏蔽層時所感應的電壓。
如果是防止靜電干擾,必須單點接地,不論是一層還是二層屏蔽。因為單點接地的靜電放電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1、外部有強電流干擾,單點接地無法滿足靜電的最快放電。
如果接地線截面積很大,能夠保證靜電最快放電的話,同樣也要單點接地。當然了,真是那樣,也沒有必要選擇兩層屏蔽。
否則,必須兩層屏蔽,外層屏蔽主要是減少干擾強度,不是消除干擾,這時必須多點接地,雖然放不完,但必須盡快減弱,要減弱,多點接地是最理想的選擇。比如,企業中的電纜橋架其實就是外屏蔽層,它是必須多點接地的,第一道防線,減小干擾源的強度。內層屏蔽層(其實,大家不會買雙層的電纜,一般是外層就是電纜橋架,內層才是屏蔽電纜的屏蔽層)必須單點接地,因為外部強度已經減少,盡快放電,消除干擾才是內層的目的。
2、外部電擊和防雷等安全的要求。
這種情況必須要兩層防護,外層不是用來消除干擾的,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的,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必須多點接地。內層才是防止干擾的,所以必須單點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