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工識圖的基礎知識
1 、電氣圖的分類
電氣原理圖(維修中用得較多)、電氣安裝接線圖(維修中用得較多)、電氣系統圖、方框圖、展開接線圖、電器元件平面布置圖、系統圖。
1.電氣原理圖
是用電氣符號、按工作順序排畫的,詳細表示了電路中電氣元件、設備、線路的組成以及電路的工件原理和連接關系,而不考慮電氣元件、設備的實際位置和尺寸的一種簡圖。
2.電氣安裝接線圖
它是根據電氣原理圖和位置圖編制而成的,主要用于電氣設備及電氣線路的安裝接線、檢查、維修和故障處理。又可分為單元接線圖、互連接線圖、端子接線圖。
2、電氣圖中區域的劃分
標準的電氣圖(電氣原理圖)對圖紙的大小(圖幅)、圖框尺寸和圖區編號均有一定的要求。圖框線上、下方橫向有阿拉伯數字1,2,3等,圖框線,左、右縱向標有大寫字母A、B、C等,這些是圖區編號,是為了便于檢索圖中的電氣線路或元件,方便閱讀、理解全線路的工作原理而設置的,俗稱“功能格”。
3、電氣圖中符號位置索引
為了便于查找電氣圖中某一元件的位置,通常采用符號索引是由圖區編號中代表(橫向)的字母和代表列(縱向)的數字組合,必須時還須注明所在圖號、頁次。
4、電氣符號
在電氣圖早的電氣符號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它包括圖形符號、文字符號和回路符號。
圖形符號:基本符號 、? 一般符號 、? 明細符號。
基本符號:基本文字符號(單、雙字母符號)、輔助文字符號
明細符號
技術數據的表示方法
5、電氣圖識圖的一般方法
(1)查閱文字說明----包含系統功能、電氣原理、元器件,明細等技術說明資料。
(2)系統模塊分解---一般對原理圖、邏輯圖、流程圖等按功能模塊分解。而對接線圖往往安裝制作的位置模塊分解。化大為小的分析方法 。
(3)導線和元器件的識別----分清圖中的動力線、電源線、信號控制線、負載等導線的線型、規格和走向,識別元器件及部件設備的型號、規格參數及在圖中的作用。
(4)整理識圖的結果----整理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指出電氣圖的功能特點、工作原理、主要元器件和設備、安裝要求、注意事項等。
二、電氣原理圖識圖步驟和方法
1、電氣原理圖繪制一般原則
1.按電氣符號標準---按國家標準規定的電氣符號繪制。
2.文字符號標準---按國家標準GB7159-1987規定的文字符號標明。
3. 按順序排列---按照先后工作順序縱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開法繪制---電路中的主電路,用粗實線畫在圖紙的左邊、上部或下部。
6. 表明動作原理與控制關系---必須表達清楚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
7. 電氣原理圖中的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主電路、輔助電路)。
2、電氣原理圖識圖的步驟
1.識主電路的具體步驟
1、1查看主電路的選用電器類型。
1、2查看電器是用什么樣的控制元件控制,是用幾個控制元件控制。
1、3查看主電路中除用電器以外的其他元器件,以及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
1、4查看電源。電源的種類和電壓等級。
2.查看輔助電路的具體步驟
2、1查看輔助電路的電源(交流電源、直流電源)。
2、2弄清輔助電路的每個控制元件的作用。
2、3研究輔助電路中各控制元件的作用之間的制約關系。
三、電氣接線圖識圖的步驟和方法
1、電氣接線圖繪制的基本原則
(1)按照國家規定的電氣圖形符號繪制,而不考慮真實結構。
(2)電路中各元件位置及內部結構處理。
(3)每條線都有明確的標號,每根線的兩端必須標同一個線號。
(4)凡是標有同線號的導線可以并接于一起。
(5)進線端為元器件的上端接線柱,而出線端為元件的下端接線柱。
2、電氣接線圖中電氣設備、裝置和控制元件位置安裝常識
(1)出入端子處理----安排在配電盤下方或左側。
(2)控制開關位置----一般都是安排在配電盤下方位置(左上方或右下方)。
(3)熔斷器處理----安排在配電盤的上方位置。
(4)開關處理----安裝在容易操作的面板上,而不是安裝在配電盤上。
(5)指示燈處理----安裝在容易觀察的面板上。
(6)交直流元件區分處理----采用直流控制的元器件與采用交流控制的元器件分開安裝。
3、電氣接線圖的識圖步驟和方法
(1)分析清楚電氣原理圖中主電路和輔助電路所含有的元器件,弄清楚每個元器件的動作原理。
(2)弄清楚電氣原理圖和電氣接線圖中元器件的對應關系。
(3)弄清楚電氣接線圖中接線導線的根數和所用導線的具體規格。
(4)根據電氣接線圖中的線號研究主電路的線路走向。
(5)根據線號研究輔助電路的走向。
四、電氣圖識圖實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