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相運行
減少發電機勵磁電流,使發電機電勢減小,功率因數角就變為超前的,發電機負荷電流產生助磁電樞反應,發電機向系統輸送有功功率,但吸收無功功率,這種運行狀態稱為進相運行
發電機正常運行時,向系統提供有功的同時還提供無功,定子電流滯后于端電壓一個角度,此種狀態即遲相運行。當逐漸減少勵磁電流使發電機從向系統提供無功而變為從系統吸收無功,定子電流從滯后而變為超前發電機端電壓一個角度,此種狀態即進相運行。同步發電機進相運行時較遲相運行狀態勵磁電流大幅度減少,發電機電勢Eq亦相應降低。從P-功角關系看,在有功不變的情況下,功角必將相應增大,比值整步功亦相應降低,發電機靜態穩定性下降。其穩定極限與發電機短路比,外接電抗,自動勵磁調節器性能及其是否投運等有關。
進相運行時發電機定子端部漏磁較遲相運行時增大。特別是大型發電機線負荷高,正常運行時端部漏磁比較大,端部鐵芯壓指連接片溫升高,進相運行時因為漏磁增大,溫升加劇。進相運行時發電機端部電壓降低,廠用電電壓也相應降低,如果超出10%,將影響廠用電運行。
因此,同步發電機進相運行要通過試驗確定進相運行深度。即在供給一定有功狀態下,吸收多少無功才能保持系統靜態穩定和暫態穩定,各部件溫升不超限,并能滿足電壓的要求。
發電機進相運行受哪些因素限制。
當系統供給的感性無功功率多于需要時,將引起系統電壓升高,要求發電機少發無功甚至吸收無功,此時發電機可以由遲相運行轉變為進相運行。
什么是發電機的進相運行
什么是發電機的進相運行?;常規情況下,由于感性負荷較多,一般發電機在發出有;發電機進相運行時,出口電壓較低,廠用電電壓也低;什么是發電機的進相運行,欠勵,失磁?三者有什么關;由于500KV以下的電網一般都需要大量的感性無功;但是當電網電壓很高且輸送距離很長時,輸電線路本身;發電機的功率因數是什么意思;發電機是靠電磁轉換發電,其中會有一部分無功功率用;
還要發出感性無功功率來滿足要求。此時發電機增加勵磁電壓和電流,發電機功率因數滯后; 但是在高電壓及超高壓輸電線路中,由于線路的電容效應大于負荷的感性效應,所以要求發電機發出容性無功功率來滿足要求。此時發電機將降低勵磁電壓和電流,發電機功率因數超前運行,也叫進相運行。
發電機進相運行時,出口電壓較低,廠用電電壓也低。不是所有發電機都可以做到的,需要在訂貨時特殊要求。
什么是發電機的進相運行,欠勵,失磁?三者有什么關系呢?
由于500KV以下的電網一般都需要大量的感性無功功率,所以在這個電壓以下電網運行的發電機,都希望能夠輸出感性無功,而發電機輸出感性無功,需要加大勵磁電流。此時發電機的功率因數時正值。
但是當電網電壓很高且輸送距離很長時,輸電線路本身產生的電容效應,就可以補償上述感性無功,且還有多余,于是需要發電機輸出容性無功來進行補償。需要減少發電機的勵磁電流,從而輸出容性無功。由于勵磁電流減少,所以發電機處于欠勵狀態。此時發電機功率因數為負值。發電機運行狀態為進相運行狀態。 而發電機勵磁系統故障停止工作,發電機將處于沒有勵磁電流的狀態,此時發電機為失磁運行,需要立即停機。
發電機的功率因數是什么意思
發電機是靠電磁轉換發電,其中會有一部分無功功率用于產生磁場,進行電磁轉換,另外一部分有功功率就是輸送給用戶的,輸出給用戶的那部分在總功率中的比例就是功率因數了
發電機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數,用符號cosΦ表示,在數值上,功率因數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發電機的定子和轉子除了是一個原動力的拖動外,是完全獨立、互不干擾的兩部分;
發電機的定子是有功源,產生感應電動勢、電流,在原動力的拖動下,向外輸出交流電。
發電機的轉子是無功源、繞組從外部引入直流電建立磁場,在原動力的拖動下,向外輸送無功。
發電機功率因數調節注意什么?
盡量調到接近1就是了。
一是按供電部門上網的力率考核要求,二是不得超過允許轉子電流,三是定子電流不超出,四若是想少發無功時,減少勵磁電流要注意發電機不進相不振蕩。對于單機運行的發電機則不存在調節功率因數的問題,其前提是保持發電機適當的穩定電壓。
一般的發電機的功率因數都在0.8(滯后)到1之間,你在這個范圍內調節就行了,一般發電機不會進相運行。另外就是參照你們調度的要求來設定功率因數
發電機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素都是什么意思?講的通俗一點
功率分三種功率,有功功率P、無功功率Q和視在功率S。
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數,用符號cosΦ表示,在數值上,功率因數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三種功率和功率因素cosΦ是一個直角功率三角形關系:兩個直角邊是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斜邊是視在功率。
有功功率平方+無功功率平方=視在功率平方。 三相負荷中,任何時候這三種功率總是同時存在,發動機發的電就要包括這這三種功率:
視在功率S=1.732UI
有功功率P=1.732UIcosΦ(做功發熱的功率)
無功功率Q=1.732UIsinΦ(建立磁場輸送能量的功率) 功率因數cosΦ=P/S(有功功率/視在功率) sinΦ=Q/S(無功功率/視在功率)
請問,變壓器零序過流保護與單相接地保護的區別是什么?
問題補充:
但是,單相接地就會出現零序電流,且兩個保護同時在同一臺變壓器的保護中
變壓器內部出現匝間短路、或三相負荷不平衡超過一定允許范圍時,就會出現零序電流,而此時變壓器并沒有任何地方出現接地,這就是變壓器零序過流保護與單相接地保護的區別。
什么是變壓器的主保護回路
主要指的的是變壓器的兩個主保護!一個是電氣量的保護,也就是差動 保護 作為變壓器的繞組電纜引出線的短路故障的主保護/還有一個就是瓦斯,分輕瓦斯和重瓦斯。主要作為變壓器內部故障是變壓器油分解產生大量的氣體,瓦斯就是監視這些氣體的一個保護! 主保護回路就是著兩個保護的二次接線而已!
電力變壓器的差動保護的工作原理和輸電線路的差動保護的工作原理?
首先,搞明白差動保護的原理。 差動保護,是利用基爾霍夫電流定理工作的,也就是把被保護的電氣設備看成是一個接點,那么正常時流進被保護設備的電流和流出的電流相等,差動電流等于零。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流進被保護設備的電流和流出的電流不相等,差動電流大于零。當差動電流大于差動保護裝置的整定值時,保護動作,將被保護設備的各側斷路器跳開,使故障設備斷開電源。其保護范圍在輸入的兩端電流互感器之間的設備(可以是線路,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等電氣設備)。 電力變壓器的差動保護,其電流就是取自變壓器高、低壓側的變壓器電流互感器。
輸電線路的差動保護,其電流就是取自該線路兩端變電站內線路用電流互感器。
電力系統一次調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一次調頻是指當電網頻率超出規定的正常范圍后,電網頻率的變化將使電網中參與一次調頻的各機組的調速系統根據電網頻率的變化自動地增加或減小機組的功率,從而達到新的平衡,并且將電網頻率的變化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的功能。一次調頻功能是維護電網穩定的重要手段。
負荷波動導致頻率變化,可以通過一次和二次調頻使系統頻率在規定變化內.對于負荷變化幅度小,變化周期短所引起的頻率偏移,一般由發電機的調速器來進行調整,這叫一次調頻.對負荷變化比較大,變化周期長所引起的頻率偏移,單靠調速器不能把它限制在規定范圍里,就要用調頻器來調頻,這叫二次調頻.
為了保證電網的頻率穩定,一般對電力環節要進行調頻,即一次和二次調頻,頻率的二次調整是指發電機組的的調頻器,對于變動幅度較大(0.5~1.5%),變動周期較長(10s~30min)的頻率偏差所作的調整。一般有調頻廠進行這項工作。
電網周波是隨時間動態變化的隨機變量,含有不同的頻率成分。電網的一次調頻是一個隨機過程。因為系統負荷可看作由以下3種具有不同變化規律的變動負荷所組成[1]:① 變化幅度較小,變化周期較短,(一般為10s以內)的隨機負荷分量;② 變化幅度較大,變化周期較長(一般為10s到3min)的負荷分量,屬于這類負荷的主要有電爐、軋鋼機械等;③ 變化緩慢的持續變動負荷,引起負荷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廠的作息制度,人民的生活規律等。一次調頻所調節的正是疊加在長周期變化分量上的隨機分量,這就決定了電網一次調頻的隨機性質。
系統規模不大時,電力系統的調峰和調頻問題的研究主要從靜態的角度開展。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研究的重點主要是電廠負荷的靜態經濟分配、安全經濟的靜態調度、靜態最優潮流等,它們對系統的許多動態信息,尤其是許多時間方向上的動態約束信息關心不夠,這在系統規模和負荷發展相對有限
的早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隨著系統規模和負荷的迅速發展,電網的調峰和調頻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特點,這時再從靜態的角度進行解決已很難達到多方協調的效果。
基于靜態范疇的一次調頻特性的概念是把電網中各臺機組負荷分配規律簡單地歸結為與不等率成反比的關系,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在考察汽輪發電機組對周波變化的一次調頻響應時,不僅要看周波變化的幅度,還要看周波變化的速度,因此要涉及到不同機組對不同頻率的負荷擾動適應能力的差異,如再熱機組與非再熱機組。而這一點用靜特性概念是不能描述的,所以必須重新從動態角度來考慮問題。
另外,汽輪機調節系統對周波變化的各頻率分量的響應能力不同。例如,對設計有高壓調節閥動態過開能力與沒有此能力的再熱機組,即使二者靜特性完全一致,它們對不同頻率的周波變化信號的功率輸出響應也可能不一致。因此,也需要從動態范疇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電力系統的一次調頻和二次調頻的區別。?
一次調頻是參與電網周波調整,帶有一定限幅和死區,二次調頻是接受中調命令或手動指令。
一次調頻是靠調速器裝置來進行的,調頻范圍小屬于細調。二次調頻是靠調頻器來進行的!調頻范圍大屬于粗調 一次調頻:
各機組并網運行時,受外界負荷變動影響,電網頻率發生變化,這時,各機組的調節系統參與調節作用,改變各機組所帶的負荷,使之與外界負荷相平衡。同時,還盡力減少電網頻率的變化,這一過程即為一次調頻。
二次調頻:
一次調頻是有差調節,不有維持電網頻率不變,只能緩和電網頻率的改變程度。所以還需要利用同步器增、減速某些機組的負荷,以恢復電網頻率,這一過程稱為二次調頻。
只有經過二次調頻后,電網頻率才能精確地保持恒定值。二次調頻目前有兩種方法:
1,由調總下令各廠調整負荷。2,機組采用AGC方式,實現機組負荷自動調度 簡單的說,一次調頻是汽輪機調速系統要據電網頻率的變化,自發的進行調整機組負荷以恢復電網頻率,二次調頻是人為根據電網頻率高低來調整機組負荷
區別主要是 :
一次調頻由調速器完成,不能做到無差調頻 ,
二次調頻由調頻器完成,能做到無差調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