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therCAT 協議
EtherCAT 是由德國 BECKHOFF 自動化公司于 2003 年提出的實時工業以太網技術,使用標準以太網器件和串行轉發技術實現,已成為工業以太網的主流技術之一,獲得廣泛應用. 目前 EtherCAT已經成為國際標準 IEC 61158,IEC 61784-2,ISO 15745-4[2]. EtherCAT 采用主從式控制結構,主站配置標準的 100Base-TX 以太網卡,從站采用專用芯片.
圖 1 為 EtherCAT 基本運行原理. 主站發出下行報文遍歷所有從站設備,每個從站在報文經過時從中讀取主站發給本站的數據,再將本站返回給主站的數據寫入指定的報文,然后傳遞報文給下一個從站,最后一個從站把經過完全處理的報文做為上行報文返回發送給主站,主站收到上行報文后,處理返回數據,一次通信結束。
圖1EtherCAT 運行原理
EtherCAT 幀結構如圖 2 所示,EtherCAT 數據幀使用以太網 V2 格式的 MAC 幀,包含幀檢驗序列( FCS,Frame Check Sequence) 以 太 網 類 型 為0x88A4[4]. EtherCAT 數據幀包含 EtherCAT 子報文,各子報文結構相同,因此本文將 EtherCAT 子報文稱為重復報文,重復報文中包含一個重復終止標志,即 EtherCAT 的“M”字段. 表 1 所示為“子報文”字段以下所有各子葉字段的長度和含義.
圖2 EtherCAT 幀結構
二.數據偵聽器和協議解析器結構
以太網數據偵聽器和協議解析器用于以太網故障診斷和協議分析,是工業以太網設備開發和維護的重要工具,它們組成的系統結構如圖 3 所示.
圖 3 偵聽器和解析器構成
三.EtherCAT的拓撲結構
EtherCAT拓撲結構非常靈活支持多種拓撲類型,比如:線形、樹形、星形以及菊花鏈等各種物理拓撲以及各種拓撲結構的組合,從而提高了不同場合布線的靈活性。其中最有效的布線方式是由分支形、線形或樹形進行組合.如圖

圖4 拓撲結構種類科普
選用不同的傳輸電纜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布線的靈活性。靈活經濟的標準以太網可通過快速以太網模式(100BASE-TX)或LVDS傳輸信號。100BASE-TX電纜的物理層允許設備之間的最大長度為100M而的物理層只能保障10M的傳輸間距適合于近距離站點的連接.
圖5 EtherCAT拓撲結構
四.EtherCAT協議的應用
應用層是EtherCAT協議最高的一個功能層,它主要負責完成主站狀態機的轉換,定義控制程序和網絡交互的接口,提供了郵箱通信的接口,使符合此應用層協議的應用程序可以協同工作。應用層支持的協議有 CANopen、用于文件的上傳和下載的FOE協議,以及用于伺服驅動器控制的實時數據通信協議SOE等。(1)FOE:文件傳輸協議,類似于TFTP,實現簡單。
(2)EOE:支持IP標準的協議,TCP/IP.UDP/IP和其他一些高層協議(HTTP和FTP等),從而擴大了EtherCAT的應用范圍。
(3)SOE
(4)C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