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新廠礦的電氣設計時,首先要對用電網絡進行負荷計算,然后根據負荷計算情況, 進行無功功率補償,選擇相應的補償方法,選擇補償器。
1、最大負荷補償計算法
所謂最大負荷補償計算法就是利用需要系數法,計算最大負荷時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 視在功率、補償前最大功率因數和補償后最大功率因數,選定補償設備。
2、平均負荷補償計算法
在實際中,要實行無功功率補償所采用的是補償前平均功率因數(自然平均功率因數)和 補償后平均功率因數來選擇移相電容器。
采用最大負荷補償計算法和平均負荷補償計算法均可計算出需要補償的移相電容器容量, 達到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兩者的區別在于一種是根據最大負荷功率進行計算,另一種是根 據平均負荷功率進行計算,通過理論分析和實例對比均可 以看出,當它們的功率因數都提到 相同值時(0.95),用最大負荷補償計算法計算的補償容量比用平均負荷補償計算法計算 的補償 容量大。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功功率最大時,無功功率未必最大。并且,實際工業企業一 般不都是在滿負荷工作,這樣用最大負荷補償計算法容易造成過補償,在工程設計和設備選 型時如不引起注意,一方面,初投資增大,另一方面,補償電容器組投運后容易遭成過補償 。顯然用平均負荷補償計算法進行補償計算更科學。
S,視在功率(KVA或VA)。
P,有功功率(KW或W)。
Q,無功功率,也就是通常要計算的無功補償量(Kvar或var)。
cosΦ,功率因數。
電動機這類負載還存在一個效率比,即有用功率對驅動功率之比值。
要計算Q,要知道S,P,cosΦ這三個中的任何2個值,通常設備上會標注設備的額定功率,功率因數以及效率比。
有功功率P=額定功率Pe/效率比
視在功率S=P/cosΦ或Q/sinΦ,
S,P,Q存在一個總的關系是S²=P²+Q²,P即設備的有功功率是固定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