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磁力定律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是磁場的基本特征之一。實驗表明,將長度為l的導體置于磁場B中,通入電流i后,導體會受到力的作用,稱為電磁力。其計算公式為
F=ΣdF=iΣdl×B (1)
特別地,對于長直載流導體,若磁場與之垂直,則計算電磁力大小的公式可簡化為
F=Bli (2)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電磁力定律,也叫畢奧薩伐電磁力定律。式中電磁力F、磁場B和載流導體l的關系由左手定則(又稱電動機定則)確定。
顯然,當磁場與載流導體相互垂直時,由式(2)計算的電磁力有最大值。普通電機中,通常沿軸線方向,而B在徑向方向,正是出于這種考慮。這種考慮與產生最大感應電動勢的基本設計準則完全一致,實際上隱含了電機的可逆性原理。
由左手定則可知,電磁力作用在轉子的切向方向,因而就會在轉子上產生轉矩。
2.電磁轉矩
由電磁力產生的轉矩稱為電磁轉矩。設轉子半徑為r,單根導體產生的電磁轉矩就是
。3)
對匝數為N的線圈,仿運動電動勢分析過程,設線圈兩側邊所在處的磁場分別為B1和B2,則有
(4)
同理,若希望獲得最大電磁轉矩,B2=-B1是期望的。也就是說,線圈兩側邊處的磁場大小恒相等、極性恒相反也是產生最大電磁轉矩的需要。對于一臺沿圓周均勻布置線圈的電機來說,這種需要進而就上升為要求氣隙磁場盡可能均勻,即B的大小處處都比較接近。這樣,電機的最大可能電磁轉矩就是
(5)
式中,M為總線圈個數,D為轉子直徑。
在電動機里,電磁轉矩是驅使電機旋轉的原動力,即電磁轉矩是驅動性質的轉矩,在電磁轉矩作用下,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在發電機里,可以證明,電磁轉矩是制動性質的轉矩,即電磁轉矩的方向與拖動發電機的原動機的驅動轉矩的方向相反,原動機的驅動轉矩克服發電機內制動性質的電磁轉矩而作功,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電磁轉矩還可以用功率的關系求得。設P為電機的電磁功率,?為電機氣隙磁場旋轉角速度,則有
(6)
式中,P可為輸入電磁功率,也可為輸出電磁功率;相應地,電磁轉矩Tem也就分別有輸入、輸出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