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我們中學實驗常常用顯微鏡觀察一些肉眼難以觀察的東西。顯微鏡有不同的種類,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不同的顯微鏡的原理是什么。
1、光學顯微鏡的原理
普通的光學顯微鏡是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原理,要經過凸透鏡的兩次成像。第一次先經過物鏡(凸透鏡1)成像,這時候的物體應該在物鏡(凸透鏡1)的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根據物理學的原理,成的應該是放大的倒立的實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為“物體”,經過目鏡的第二次成像。由于我們觀察的時候是在目鏡的另外一側,根據光學原理,第二次成的像應該是一個虛像,這樣像和物才在同一側。因此第一次成的像應該在目鏡(凸透鏡2)的一倍焦距以內,這樣經過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個放大的正立的虛像。如果相對實物說的話,應該是倒立的放大的虛像。
2、電子顯微鏡的原理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3、臺式顯微鏡的原理
主要是指傳統式的顯微鏡,是純光學放大,其放大倍率較高,成像質量較好,但一般體積較大,不便于移動,多應用于實驗室內,不便外出或現場檢測。
4、便攜式顯微鏡的原理
主要是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數碼顯微鏡與視頻顯微鏡系列的延伸。和傳統光學放大不同,手持式顯微鏡都是數碼放大,其一般追求便攜,小巧而精致,便于攜帶;且有的手持式顯微鏡有自己的屏幕,可脫離電腦主機獨立成像,操作方便,還可集成一些數碼功能,如支持拍照,錄像,或圖像對比,測量等功能。
5、數碼液晶顯微鏡的原理
該顯微鏡保留了光學顯微鏡的清晰,匯集了數碼顯微鏡的強大拓展、視頻顯微鏡的直觀顯示和便攜式顯微鏡的簡潔方便等優點。
總的來說,顯微鏡就是利用了物鏡先使被觀察的物體成一個倒立、放大、實像,再用目鏡使把物鏡成的實像,再一次放大成虛像。經過兩次放大,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體,例如細胞。